

8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数据显示,7月我国汽车消费指数为59.6,较上月相比有所上升,但与今年前几个月相比出现下降。
其中,汽车消费指数中的需求分指数为75.9,较上月略有上升;由于天气炎热,多地进入雨季,入店分指数则较上月有所下降;购买指数为74.3,较前两个月有所上升,预计8月消费者实际购买意愿也将较上月有所增加。
流通协会方面分析称,今年二季度汽车市场受到芯片短缺影响,订单交付延期,需求未能完全实现。进入8月以来,随着芯片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厂家产能逐渐恢复调整生产节奏。各品牌主流车型的供给开始恢复,生产与批发量会上升,此前压抑的市场需求将会逐渐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经销商将进入被动补库阶段,随着库存增加为完成指标会加大促销力度,刺激消费者购车。近期商务部提出将全链条着眼促进汽车消费,调整优化汽车管理政策,深化汽车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汽车流通领域相关管理制度等,有助于下半年汽车消费增长。
此外,9月即将迎来开学季,家庭用车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据流通协会方面预计,8月汽车消费将有所增长,销量较7月有所上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还同时发布了《2021年7月市场洞察及价格月报》,通过成交价监测和分析,反映汽车市场价格走势和重点车型价格变化。
报告显示,在海外部分地区疫情蔓延仍相对严重的环境下,我国出口经济走强,推动经济增长,为车市消费提供良好的支撑力。预估7月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0%;随着去年同期车市逐渐走出疫情的困扰,且在在各种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开始恢复性增长,低基数效应消除,预期8至9月增速将有明显放缓并由正转负。
随着去年同期车市开始恢复性增长,高基数对比下增速有较明显放缓;为继续刺激市场稳定增长,经销商稳定输出折扣优惠,7月价格指数与上月持平,折扣率小幅上升。2021年7月,整体市场价格指数为98.8%,折扣率10.9%,环比增加0.2%。
其中,合资市场的产销量继续走低,库存不足导致终端优惠有所回收,合资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上月小幅上升0.3%,折扣率减少0.2%。自主品牌主力厂商及新能源车型保持强劲涨势,为进一步抢占市场继续输出优惠折扣,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3%,折扣率增加0.2%。
豪华车市场方面,消费升级、高端增换购需求持续旺盛。即使是在芯片荒引发哀鸿遍野的6月,还是达成33.1万辆的零售量,豪华市场同比增长5.0%,环比上升2.1%,呈现出“淡季不淡”的增长态势,预期细分市场未来短期稳定的上升态势,整体豪华市场价格指数增加0.2%。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