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芯圈 芯片半导体资讯网 英伟达千亿美元押注 OpenAI:10 吉瓦算力集群重塑 AI 竞争格局

英伟达千亿美元押注 OpenAI:10 吉瓦算力集群重塑 AI 竞争格局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418    发布:2025-09-23 11:46:16

高芯圈 高芯圈
9 月 23 日,芯片巨头英伟达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 OpenAI 联合宣布达成里程碑式合作。根据双方意向书,英伟达计划向 OpenAI 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共同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为 OpenAI 下一代模型的训练与运行提供算力支撑,全球 AI 基础设施竞赛由此迈入新阶段。
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标是为 OpenAI 部署总容量至少 10 吉瓦的英伟达计算系统,这一电力规模相当于四座胡佛水坝的发电总量,足以满足超过 800 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坦言,这是一个 “史无前例、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项目”,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第一个 10 吉瓦项目,听起来当然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毫无疑问,AI 对各行各业的变革性影响毋庸置疑。”
合作将采用分阶段实施策略,待未来数周敲定最终采购协议后,英伟达将先行投入 100 亿美元作为首期投资。硬件交付计划于 2026 年底启动,第一阶段中期目标为 2026 年下半年,利用英伟达尚未正式发布的下一代 “Vera Rubin” 平台完成首批 1 吉瓦算力的上线部署。据悉,Vera Rubin 平台的性能预计将达到当前 Grace Blackwell 平台的两倍以上,后者搭载的 GB300 组合芯片已被业界公认为目前最强大的 AI 芯片。
根据黄仁勋 8 月在财报电话会上的披露,建设 1 吉瓦的数据中心需投入 500 亿到 600 亿美元,其中约 350 亿美元用于采购英伟达的芯片系统,以此推算,整个 10 吉瓦项目总投资规模可能超过 5000 亿美元。为对冲巨额投资风险,双方设计了渐进式投资机制,英伟达将根据每吉瓦容量的实际部署情况分批注资。资金运作上采用 AI 领域常见的 “循环” 安排:英伟达认购 OpenAI 的无投票权股份,OpenAI 则用注资向英伟达采购先进芯片,形成独特的商业闭环。
对英伟达而言,此次合作具有三重战略意义:通过股权投资锁定长期稳定的高端芯片采购需求,Requisite 资本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布林・托金顿(Bryn Talkington)指出这构成了 “完美闭环”;将顶尖硬件与前沿软件创新结合,巩固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合作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应声上涨近 4%,市值攀升至近 4.5 万亿美元,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值龙头地位。
对 OpenAI 来说,合作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千亿美元资金支持确保先进芯片稳定供应,为模型迭代提供算力保障;与产业龙头深度绑定显著提升其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为推进 “星际之门” 等超大规模项目创造有利条件。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公告中指出:“万物始于算力。计算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石,我们将借助与英伟达共建的设施,既创造 AI 新突破,又实现技术的大规模普惠。”
这场 “超级联盟” 正深刻重塑科技行业生态格局。合作释放明确信号:AI 竞争已从模型算法单点突破,演变为覆盖数据中心、能源保障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资本密集型竞赛,将在全球掀起新一轮 AI 数据中心建设热潮。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领袖认为,巨额资金与强大算力将推动 AI 进入 “超智能” 时代。
同时,合作引发行业对竞争格局的担忧。反垄断律师安德烈・巴洛(Andre Barlow)指出,此举可能将英伟达的芯片垄断优势与 OpenAI 的软件领先地位捆绑,增加 AMD 等芯片厂商及 Cohere、Mistral 等 AI 模型开发商的竞争压力。更深层次看,这是对 AI 持续进化的一场豪赌,预见了社会因深度依赖算力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未来,正如奥特曼所言:“这个‘超级大脑’所创造出的成果将会超乎想象,甚至可能超出我们目前的理解范围。”
乐观愿景背后存在争议,部分人士认为 AI 模型发展可能已触及瓶颈。过去一年,不少顶尖 AI 公司投入巨资却难实现模型性能显著提升:Meta 推迟旗舰 AI 模型发布,扎克伯格组建数十亿美元 AI 团队招募人才;OpenAI 的 GPT-5 模型虽被宣传具备 “博士级专家” 能力,却引发用户广泛争议,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 AI 热潮。这与毕马威中国张庆杰指出的 AI 发展技术瓶颈形成呼应,AI 研发与算力成本高企正制约行业发展。
市场对合作反应呈现狂热与观望并存的态势。投资者用资金表达看好,英伟达股价飙升印证了 OpenAI 在 AI 热潮中的核心地位,此前甲骨文与 OpenAI 的 3000 亿美元合作曾推动前者市值增长约三分之一。分析师认可合作对英伟达的积极意义,但也提示风险: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等关注资金循环模式,质疑销售额是否反映真实市场需求;AI 技术落地时间表与用户采纳速度存在不确定性,奥特曼上月也曾坦言投资者对 AI 热情 “过度高涨”,预测部分初创公司及投资者将 “面临失败”。
截至 2025 年中期,OpenAI 年化收入已飙升至 100 亿至 130 亿美元,较 2024 年的 37 亿美元实现跨越式增长。凭借 GPU 销售带来的充沛现金流,英伟达正通过投资核心客户维持业务良性循环,这场 “软硬结合” 的合作已在全球 AI 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随着未来几周合作细节最终敲定,全球目光正聚焦这对超级联盟,看其如何引领人类步入超大规模计算驱动的新智能时代。

 

高芯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芯片半导体职位来 高芯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