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芯圈 芯片半导体资讯网 放弃高薪毅然回国,王志功为中国集成电路写下新篇章

放弃高薪毅然回国,王志功为中国集成电路写下新篇章

作者:匿名    来源:未知   
浏览:838    发布:2021-06-15 14:34:15

高芯圈 高芯圈

编辑 搜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百年伟大征程中“侨”的贡献和风采,江苏省侨联联合《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拳拳向党心 悠悠赤子情—寻访我身边的侨界共产党员”系列报道,讲述部分侨界共产党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故事,敬请关注。

在我们国家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人一生择一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为国家默默奉献。对于67岁的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王志功来说,做研究,培养学生仍是他的日常。作为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他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以身作则,辛勤耕耘。

归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是祖国发展变化的参与者,而且还是祖国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作为著名集成电路研究专家,王志功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选择回国投身祖国建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我国的集成电路事业写下了跨时代的篇章!

放弃高薪毅然回国

投身教育矢志不渝

 

“我身居异境,难忘祖国,难忘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对我的期望。从出国的那天起,就想着我们是要回来的,这一点妻子与我从来没有过分歧。”谈起自己回国时的经历,王志功这样说道。1997年9月,面对祖国的召唤、母校的期盼,他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和一切优越条件,举家回国定居。

留学期间,王志功在德国已是功成名就,妻子也在取得了博士学位后作博士后研究,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生活在德国南部的风景名胜黑森林地区。在那期间,王志功连续参加了德国政府组织的5项联合攻关项目,承担了最前沿的攻关课题,连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他7年间发表论文60多篇,申请了7项德国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还两次在号称“固态电路设计奥林匹克”的国际固态电路大会上宣读论文。王志功在德国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心里却时刻惦记着祖国的发展。

“1994年,我应邀回国讲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所报告国外高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同行探讨中国发展光电子和微电子的道路,交流专业技术的方方面面。”王志功说,那次回国交流,他既目睹了祖国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祖国对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更加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

回国之前,王志功驱车500公里和全家一起来到德国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与他景仰已久的伟人马克思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我来向你道别,因为我将回到生我养我的祖国重新奋斗,建立起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所,培养一大批高技术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科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活上分秒必争

做科研不知疲倦

为了实现自己对国家的承诺,为了实现报国育人的志愿,王志功立志要打造国家创新所需的高新学科。“科学技术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我的愿望是要在国内建立起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所,培养一大批高技术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科学和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王志功表示,回国后的第二年,他亲手组建了我国首家以射频与超高速光电集成电路设计为主攻方向的“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创业伊始,研究所是从一间不到80平方的空房子开始的。“回国以后想做的事情太多,我要做到分秒必争。”王志功说,在研究所初创的多年时间里,他根本没有节假日,每天研究所的灯光都一直亮到深夜。四五公斤重的笔记本电脑,从步行到骑自行车上下班,从国内到国外,他几乎从不离身。“王老师都不知道疲倦的,对于我们写的论文每一篇都会亲自把关修改,每一页都布满标注。”他身边的学生这样说。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常常发现,王志功为他们修改的论文是夜里12点以后发出的。

正是以这样创新探路勇气和忘我的拼搏精神,王志功带领全研究所师生从零起步,经过一年多的奋战,到1999年8月,以境外先进的集成电路工艺线数据库为基础设计的第一批超高速集成电路送境外流片研制成功,迈出了我国无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的第一步,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3和2006年,他带领团队设计的“10千兆比特/秒0.25微米CMOS 1:4分接电路”芯片和领导建设的“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无生产线设计平台”先后两次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作为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他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前往北京、武汉、深圳等地参加会议和检查工作。对他来说,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是件奢侈的事情,他的心里也满怀着对妻子、孩子的歉疚之情,但当他想到国家的事业需要他为之奋斗,研究所当时20多个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需要他去指导,想到中国只有2000名,而美国有40万名集成电路设计者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对事业的选择。

提及自己回国的待遇,王志功表示:“我是作为人事部归国专家到母校工作的,根据国家规定,我可以得到比正常工资高一点几倍的专家待遇。”1997年国内教授的待遇是500元左右,加上特殊津贴王志功的工资是1000多元,才仅是他在德国工资的三十分之一。“我回国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贡献给自己的国家和培养了自己的人民,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工资待遇比国外的差距是我早就知道的,所以没有心理上的落差。”王志功说道,在王志功的心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培养创新人才是他的责任。

展科技报国之志

以中国心浇铸中国“芯”

作为一个国家培养几十年的专家,王志功深深明白,自己的责任不应该仅限于建成一个研究所,带出一支研究队伍。我国的微电子、特别是以微电子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科学与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落后,仅靠培养出一支队伍、几十个人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面。因此,他利用多种场合,利用作为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到各地调研的机会,了解国内微电子发展的状况,同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领域的微电子专家一起探讨我国发展微电子、开展集成电路设计与产业发展的道路。

为了使中国的集成电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王志功于1999年11月15日至26日在东南大学主办了国内第一次“无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高级研讨班”。参加研讨的有来自全国30多所大学、研究院所、设计和制造单位的18名专家学者和40多名学员。会后王志功执笔写出了“关于国家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开展中国芯片工程的建议”,并寄送国家有关部门。这份建议书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发出一周之后就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长篇重要批示,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根据批示迅速制订出发展中国微电子和软件的总体计划。

从1997年国庆节回国到2017年,王志功创立的研究所就形成了一支国内外有影响的多类高端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团队,培养出一百多名博士和上千名硕士,其中有4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成为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教授和副教授,上百名成为国内包括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知名企业中集成电路设计的领军人物和骨干,还为国内众多企业培训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人员3000多人。

2018年,我国的芯片技术遭到国外的制裁,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和全国人民的心灵造成了重大冲击。在此关键时刻,王志功再次挺身而出,先后向教育部和科技部,并通过中国侨联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建议”。其中,关于国务院学位办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中增设“集成电路”一级学科的建议获得了中国侨联授予的“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建言献策一等奖”。在众多专家的共同推动和多个国家部委的努力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已于2020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为全国重点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开辟出一条金光大道。王志功在关键时刻再次为我国的集成电路大业贡献出了自己作为一名归国定居专家的智慧和力量。

王志功不仅为国献智献策,还为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孜孜不倦地贡献着知识和力量。归国24年来,他先后撰写了4本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著作,编译了6本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著作和教科书,并主编了10多本集成电路设计的教科书,发表集成电路设计高水平论文500多篇。他主编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全国一百多所大学选用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为了培养电子信息领域的国际顶尖人才,他自2008年起在教学科研、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繁忙当中,担任了东南大学顶尖人才培养计划“高等理工实验班”电子信息最基础的《电路》和《电子线路》两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十多年当中,他呕心沥血,编著了将两门课程贯通讲述的两本130万字的全新教材,并不断更新,出了5个版本,在全国推广应用。2013年,他获得了国内教师界的崇高大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十多年来,王志功还担任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的指导工作,不断地为全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做贡献。2020年,在“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闭幕式上,他获得了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唯一 “最佳创新奖”。

​“作为一名归侨,报效祖国是我最大的荣耀,所以多少年来我从未后悔自己作出的每一个选择,希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王志功说。抛却国外的“叶茂”,回到祖国“扎根”,以中国心浇铸中国“芯”,这需要一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就能聚集、团结志同道合者,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出来,为我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大业、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需要找芯片半导体行业人才或者芯片半导体行业职位,请直接站内注册登录或者站内联系我们。高芯圈是芯片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求职招聘网站平台,提供求职招聘、人才筛选、薪酬报告、人事外包等服务与解决方案,芯片半导体行业人才与职位尽在高芯圈。
高芯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芯片半导体职位来 高芯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