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关于谷歌终止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据外媒报道,谷歌已确认将停止维护AOSP的核心更新,未来所有Android组件开发将转向谷歌内部,包括蓝牙协议栈。虽然这一变化旨在提升研发效率,但业内人士对此举可能带来的影响仍存疑虑。
AOSP的角色与影响
AOSP长期以来是全球安卓设备厂商的基础操作系统框架,为小米HyperOS、vivo OriginOS、OPPO ColorOS等定制系统提供核心支撑。尤其在5G NR、Wi-Fi 7、北斗/GNSS等技术领域,AOSP的底层代码更新对于设备兼容性至关重要。
业内专家认为,谷歌此举可能对依赖AOSP的厂商带来挑战,特别是未与谷歌达成合作协议的中小厂商。系统更新受限、研发成本上升、兼容性问题可能成为它们面临的现实困境。此外,AOSP作为安全补丁的重要来源,其开放性的削弱可能会增加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高安全性领域的风险。
谷歌为何做出调整?
Android Authority的报道指出,谷歌希望通过转向私有开发模式,减少维护成本并提升开发效率。长期以来,谷歌需在公共AOSP分支和内部开发分支之间同步代码,这一过程繁琐且容易导致合并冲突。关闭公共分支的开发权限,有助于简化流程,减少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AOSP的维护成本日益增长。据分析,2024年谷歌用于AOSP的运营开支已达8.3亿美元,未来资源可能会向Gemini大模型等AI项目倾斜,以应对来自OpenAI、Meta等对手的竞争。
仍然“开源”,但透明度降低
虽然谷歌正在调整AOSP的开发模式,但其官方并未明确宣布完全闭源。谷歌在给合作伙伴的信中强调,仍将向AOSP发布完整的Android源代码,但公共主分支(aosp-main)将被锁定为只读,不再接受新代码合并。这意味着,厂商仍能获取Android源码,但无法再第一时间跟进内部开发进度。
此外,Android X、Android通用内核等项目仍将在AOSP中保持开放,这表明谷歌并未彻底放弃开源策略。
业界影响几何?
目前来看,此调整对三星、小米、OPPO、vivo等已获得GMS授权的厂商影响有限,它们仍可通过合作协议获取最新的Android源代码。然而,未获得谷歌授权的开发者,如部分智能家居厂商、物联网设备商,可能会因代码更新滞后而受到冲击。
有业内人士认为,安卓生态的封闭化将促使行业寻找替代方案,如鸿蒙等开源系统的机会或因此增加。与此同时,谷歌强化GMS捆绑策略,也可能引发反垄断监管的关注。
开源精神的挑战
谷歌此次调整引发了关于“开源精神倒退”的讨论。过去,AOSP的开放性促进了安卓生态的繁荣,吸引了全球开发者共同创新。然而,随着谷歌逐步收紧AOSP权限,安卓系统可能会进一步碎片化,第三方厂商的适配成本上升。
未来,谷歌如何在商业利益与开源承诺之间取得平衡,仍有待观察。对于安卓生态而言,这一变化或许只是迈向更加封闭化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