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出口额同比增长28.2%,为1088.5亿美元,创下历年同期第二高纪录。主力出口产品之一的半导体同比猛增49.9%,为658.3亿美元。半导体出口业绩向好,带动ICT出口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存储芯片出口增势迅猛,同比骤增88.7%。此外,计算机和周边设备出口同比增长35.6%;手机出口则同比下降2.8%,为55.8亿美元。6月ICT出口额同比增长31.1%,为210.5亿美元,创下历年同月最高值。半导体出口额为134.4亿美元,同样创下同月最高纪录。引人关注的是,存储芯片出口同比激增85.2%,为88.3亿美元。
这次出口额激增的功臣是高带宽存储器(HBM)
HBM,全称High Bandwidth Memory,简单说就是新一代的CPU/GPU内存芯片,多用于显卡的显存。
那么,这则新闻透露了什么信号?高芯圈认为,这标志着韩国半导体业已经走出萧条。自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低迷,韩国半导体产业受创严重。曾经1TB的固态硬盘要价千元以上,过去两年已经跌到四五百元。出口的持续下滑,导致了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大企业亏损数万亿韩元。
但到了2023年12月,一切都变了。韩国半导体产品出口额猛增到110.3亿美元,同比2022年增长21.8%,环比2023年11月增长15%,短期内暴涨。这表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科技产品需求增加,韩国半导体业也在迅速反弹。
说到底,还是AI的功劳!AI热潮来袭,算力需求爆炸,GPU“一卡难求”。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激增,推动了GPU和相关半导体产品的市场需求。图形处理单元(GPU)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科技公司争相追逐的热点。英伟达作为GPU市场的领军企业,其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飙升,直接带动了显存和高性能存储器的需求。
显存成了继HBM之后的新战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AI算力需求,显存的质量和容量至关重要。因此,英伟达大赚,韩国的半导体企业也跟着喝汤。随着英伟达在AI市场的扩展,高性能显存的需求水涨船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凭借领先技术,成为英伟达的重要供应商,不仅获得了大单,还提升了全球竞争力。
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大好机会。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爆发,中国半导体企业可以加大对HBM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争取在全球市场中分一杯羹。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合作,吸收先进技术,中国半导体企业可以迅速提升竞争力。在国内对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中国的半导体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未来如何,且听龙吟,拭目以待。
